西塘古镇里的乌篷小船、南通蓝印花布染坊里高大的晾架、杨柳青年画国家级传承人霍庆有作坊里的“画门子”……我国第18个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之际,天津大学冯骥才文学艺术研究院(下称“冯研院”)内外被各种非遗装点得热闹非凡。
(相关资料图)
来自大江南北的众多非遗传承人和学者齐聚一堂,共同见证五个非遗学田野教学基地的成立。冯研院院长冯骥才表示,非遗学的本质是一门田野科学,“凡是理论上不明白的,田野里全有解释。”
冯骥才在非遗学田野教学基地成立仪式上发言。 粟悦/摄
在他看来,田野是非遗的一本大书,因此田野教学基地不是采风点,更不是文化的观光点,而是非遗学的课堂,是教研的工作站,是人才培养的基地,“非遗人才不是从教室走出去的,而是从田野走出来的。”
田野教学基地展示。 粟悦/摄
“把书桌搬到田野”是冯研院建院以来秉持的教学理念。冯骥才先生在非遗保护传承的实践、研究和教育方面的积累和思考,都来自非遗的田野第一线。自全国首批非遗学交叉学科获批以来,这些研究者们一方面注重非遗学基本理论的建设和知识体系的搭建,另一方面在教学上着力探索和实践非遗学独有的田野教学方式。
建立非遗学田野教学基地,正是非遗教育走出的关键一步。冯研院非遗中心主任耿涵介绍,经过长时间的考察调研,选取了五种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和非遗空间——瑞安木活字印刷、西塘传统村落非遗、杨柳青年画、南通蓝印花布和天津皇会,与其所在地政府或其保护传承机构共同建立起第一批五个非遗学田野教学基地。
冯骥才表示,许多非遗所在地都渴望得到专业支持,遍布在大江南北的五个田野基地建立之后,将把非遗学的教研与非遗所在地的专业需求紧密结合起来,共同确定科研项目,在祖国的文化大地上找到真问题,解决真问题。
这些基地的科研项目将作为教研的课题,让学生全程参与,从而在田野实践中认知非遗的性质、特征与规律,深入了解非遗的现实,关切非遗的保护和传承、命运与发展,树立对非遗事业的责任感。
活动现场,冯骥才先生还请来了几位“特别”嘉宾,他们是常年奔波在田野一线的专家学者、非遗传承人。“他们大多六七十岁,我们是20多年来在中国文化遗产抢救和非遗保护事业中,在风里雨里田野里一同工作的战友。”冯骥才称他们是中国民间文化事业的脊梁,并现场为自己的学生“拜师”,“说不定哪一天,我们的学生去拜访你们、问道于你们,求你们带一带他们,做你们的传承人。”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驻华代表处主任夏泽翰在视频中表示,“科学保护是根本,人才培养是关键”。首个非遗学硕士授权点的设立,意味着中国开始了真正意义上的非遗学学科化教育,而田野教学基地的成立是冯骥才非遗学核心教育思想的延伸。
他认为,“在文化的田野中学习、发现问题并获得解决办法是非遗学的重要路径,田野教学基地的成立为非遗学提供了一种创新性的思路和关键性的方法。”
“今天的田野教学基地成立仪式,应是非遗学一种教育方式的开始。”冯骥才说,希望它在田野里开花,在田野中结果。为了非遗学的建设,更为了灿烂的非遗的永续与繁荣。
来源: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