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
为全面深化数字检察战略,加快推进全州检察机关数字检察工作进度,7月6日,黄南州检察院组织召开全州检察机关数字检察工作第二次推进会。黄南州检察院党组书记、代检察长董旻出席会议并讲话。
会议传达学习了最高检应勇检察长6月19日在数字检察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精神和省检察院查庆九检察长在全省首届大数据法律监督模型竞赛颁奖仪式上的讲话精神,通报了全州检察机关数字检察工作情况,各市县院检察长就推进数字检察工作作了表态发言。
会议强调,两级检察机关“一把手”要靠前指挥,充分发挥好对内指挥、对外协调作用,切实推动全州检察机关数字检察工作向纵深发展。数字检察是一项全局性工作,是“一把手”工程。要发挥领导示范作用,“一把手”要整合内设机构力量,解决部门条块分割格局,实现跨部门一体化、集成化作战的融合办案机制。要做好对外沟通协调,争取党委政府支持,加强与相关单位的沟通交流,拓展畅通数据来源渠道,实现双赢多赢共赢。要发挥统筹协调作用,州院数检办要抓好统筹管理,主导项目推进、部门联动、对外协调的“大盘子”,对难点、堵点问题,及时分析研究,形成上下联动、内外协调的工作格局。要做好经验总结和典型推广,制定工作方案、工作规则和配套工作制度,做好州内“顶层设计”,引导各市县院积极发挥主观能动性,做好做成凸显本地特色亮点的监督模型。要发挥“一体化”机制优势,坚持系统观念和全局思维,实现自上而下顶层设计和自上而下应用场景创新相结合,各部门工作融合和检察机关同相关单位衔接配合,发挥全局贯通的最大效应。基层检察官是数字检察办案主力军。要深刻认识“业务主导”这一宗旨,检察官在一线亲历案件办理,能够在办案中对可能存在的深层次问题和机制性漏洞进行思考,敏锐发现问题,总结提炼规则,研发监督模型,特别是各业务条线检察官要发挥主导作用,必须主动学习研究先进院的好经验、好做法。要在理念转变上取得突破,业务需求来源于基层,业务数据也是基层更加对口,两级院全体干警必须坚决摒弃抵触心理、畏难情绪,努力在各条线尽快探索监督模型上下功夫、求突破。务实管用是构建法律监督模型的最终目的。要紧紧围绕“加快数字检察建设,赋能检察业务工作”这一宗旨,积极谋划、落实数字检察战略,不断增强大数据运用、监督模型构建、类案分析能力,实现从“业务数据化”向“数据业务化”的转变,着力提升新时代法律监督质效。
会议要求,全州检察机关要从五个方面抓好数字检察实际应用和效果提升。一要抓紧巩固拓展。办案成效是数字建模的成熟与否的重要依据,要注重数字办案与数据共享的相互转化,防止离开场景讲数据和“一味求全”的数字化误区。各市县院要注意在取得实际成效上下功夫,对建成的监督模型进一步优化、完善、固化,在具体的办案中取得效果。二要坚持开门搞创新。要从最高检、省院业务系统中学习了解全国建模情况,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尽可能避免重复。要围绕应用已有创新成果,把重心放在办案效果上,不能一味求新,要在厘清思路和方向的前提下,切实达到“实”和“用”的目的。三要注重推广应用。大数据法律监督模型科学性很重要,可复制可推广同样重要,创新模型要及时组织推广,真正做到“一域推广、全省共享”,不能只用图纸汇报,要用实效说话、用数据说话。四要注重办案效果。要正确处理建模和办案的关系,建模不是目的,数字检察的核心目的是通过建模这个工具,找出类案线索,进行行业治理和社会治理,释放社会治理效能。要结合本地人民群众关注的热点、社会治理的难点,确定发力点,走出一条具有黄南特色和客观需求的数字检察道路。五要加强信息报送。各市县院要及时报送阶段性工作进展,汇总经验成效,注重典型引领。州院数检办要适时编发工作简报,供全州两级院检察干警学习交流。
来源:黄南州检察院
制作:何玉蕊
审核:马会平
(2023年第554期)